概觀
歐姬芙是一位美國女畫家,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,12歲起決心從事繪畫、曾在芝加哥、紐約等地學畫。在紐約,她認識了年齡大她 23 歲的攝影家史泰格列滋﹝Alfred StiegIitz﹞,並於 1924 年,當時歐姬芙年紀
人物經歷
|認識藝術家| 美國畫家喬治亞·歐姬芙(Georgia Totto O’Keeffe)生於1887年,她的作品以半抽象半寫實的手法聞名,創作主題大多為花朵微觀、、動物骨頭、荒涼的美國沙漠景觀等。從小就決定成為畫家,大學時,歐姬芙進入芝加哥藝術學院,2年後她到紐約市進入紐約藝術學生聯盟(Art
歐姬芙雇用他幫忙家事處理,兩人很快就變成了關係緊密的伴侶。 歐姬芙除了陶藝創作外,也開始將自己的生平寫成回憶錄。《喬治亞·歐姬芙回憶錄》(Georgia O’Keeffe)在1976年出版。
歐姬芙50歲後,每年夏天都來作畫,丈夫死後,乾脆就買了鬼屋定居下來。 1999年我們有機會去聖大非度假,那時,歐姬芙博物館剛剛成立,館內展出歐姬芙64幅畫,最早的是1916年一件習作,最晚的是1963年《雲之上》的初稿,這幅畫兩年後才完成,24尺高,8尺寬,是歐姬芙一生最大的一幅畫。
喬治亞·歐姬芙(Georgia Totto O’Keeffe,1887年11月15日-1986年3月6日)是一位美國藝術家,被列為20世紀的藝術大師之一。歐姬芙的繪畫作品已經成為1920年代美國藝術的經典代表,她以半抽象半寫實的手法聞名,其主題相當具有特色,多為花朵微觀、巖石肌理變化,海螺、動物骨頭、荒涼的美國內陸景觀
本書透過歐姬芙自己的作品,講述了她精彩又燦爛的一生。 *書後附錄的十幅名畫與講解,幫助我們更貼歐姬芙的生平與創作故事。 *本系列書籍特聘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──陳貺怡教授為書中內容審訂,以求更臻完善。
歐姬芙便於此時轉向陶藝創作,也將自己的生平寫成《喬治亞‧歐姬芙回憶錄》一書,1976年出版。 喬治亞‧歐姬芙(Georgia O`Keeffe),(b)1887.11.15~(d)1986.3.6 A A A
歐姬芙堅持夢想、超越自我,發展出獨樹一幟的自我風格,深深影響了包括草間彌生在內的後世眾多藝術家們。 適合親子共讀 書中鮮明的顏色和活潑的構圖,容易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。輔以介紹歐姬芙生平 的文字,可以讓孩子在文圖的結合中,認識這位
*書後附錄的十幅名畫與講解,幫助我們更貼歐姬芙的生平與創作故事。 *本系列書籍特聘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陳貺怡教授為書中內容審訂,以求更臻完善。 書籍特色: 生動易懂的文字敘述
喬治亞.歐姬芙是一位美國藝術家,喜歡探索人們未曾注意的細節之美。從摩天大廈、小小花朵到遼闊的沙漠,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在她筆下都成了美麗的畫作。而創作那些寧靜、巨大的作品使她遠離世間的喧
- 歐姬芙
- 如何獲得「希望」
- 從經典名畫認識藝術家─超越自我的歐姬芙
- 草間彌生的傳奇人生:9歲得精神病,33歲愛上年長男人,10年無性戀愛
- 草間彌生的非凡求生之路
- 藝文走廊|翼報
歐姬芙在威斯康辛州長大,就讀市政廳學校,並跟當地的水彩畫家莎拉·曼爾(Sarah Mann)學畫。 隨後她到麥迪遜市就讀高中。 不過只上了2年(1901年到1903年),原因是他父母在1902年舉家搬到維吉尼亞州的威廉斯堡,讓歐姬芙留在麥迪遜與姑母同住,再念一年高中。
不過,當我讀了描述女性作家喬治亞.歐姬芙生平的繪本《我叫喬治亞》之後,我認為無論有多大的希望都比不上她。 歐姬芙覺得美好的事物,全都想要占為己有。花朵、夕陽、動物的骨骸、沙漠、天空,她用自己的雙手描繪下來,將這些一一化為專屬於自己的寶貝。
這本書透過歐姬芙自己的作品,講述了她精彩又燦爛的一生。 讓我們跟著美國現代主義之母的作品,一起探索她發人深省的生命故事。在繪本的最後,收錄十幅歐姬芙的名畫與講解,能幫助我們更貼近畫家的生平與創作故事。
於是,她在表哥的幫助下,冒昧地給歐姬芙寫了封信,表達自己對藝術的渴望。當時的歐姬芙大名鼎鼎,卻另類孤僻,離群索居。然而,她卻被遙遠東方的這封來信感動了。她不僅給草間彌生回了信,還表示將在美國推薦她的作品,這給了草間彌生極大的信心。
歐姬芙給她回信時她的心頭一定是一陣狂喜,即使這封回信是要提醒她”在這個國家做藝術家很難謀生。 “同時,她建議草間彌生來美國,把作品展示
喬治亞歐姬芙 Georgia O’Keeffe 畫說聖經 聖經插圖 耶穌生平一(彩繪玻璃) 耶穌生平二(彩繪玻璃) 耶穌受難 聖經雅歌 莫愁筆下 郭端投影 郭雲畫冊 Huon Quach 中國繪畫 清明上河圖簡介 清明上河圖(圖) 王時敏 惲壽平 徐悲鴻 任伯年 齊白石 張大千 伏文彥